http://zms.customs.gov.cn/zms/gzdt8989/6618956/index.html
海报新闻记者:
问:海关在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否请海关总署介绍一下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海关工作的关注。一直以来,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探索构建完善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海关监管制度,推动跨境贸易实现高水平自由便利,全力服务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今年1—5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比重超26%。
在前期试点工作中,海关总署指导上海海关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联系配合机制,强化关地协同合作,对海关牵头负责的试点措施,明确相关制度规范,配套做好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试点措施有序落地并积累了宝贵经验。总体来说,取得了三方面成效:
一方面是推动货物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如试点对在境外已实施检疫处理的水果简化境内检疫措施,深化与进口国的协同合作,推动监管数据互认,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企业通关时间,将进口的新鲜水果更便捷、更安全地端上百姓的餐桌。截至目前,共计有1.05万票水果采用了该模式进行通关。
另一方面是助力外贸新动能不断释放。如开展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船供保税燃料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两仓功能叠加”业务改革试点,推动降低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成本,提升上海高端航运服务水平,试点以来至今年5月,通过两仓整合方式出库船供保税燃料油359.98万吨,航空煤油45.86万吨,大大提升了我国国际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个方面是促进跨境贸易透明度不断增强。如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结合过境货物监管要求,依职权开展过境货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范围,更好地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贸易安全和便利。
下一步,海关将继续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引领性、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为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海关力量。
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问:海关在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有很多的亮点举措,其中简化进口水果境内检疫措施受到大家的关注,能否介绍一下这条措施的相关情况?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百姓对车厘子、蓝莓、牛油果等进口新鲜水果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中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双边议定书要求,部分产区的进口水果出口时需在运输途中实施冷处理,由于冷处理时间在15天以上,企业一般会采用集装箱运输途中冷处理的方式,将串联变成并联,以节约处理时间。而水果到达口岸后,海关关员需要掏箱对集装箱的冷处理进行效果评价,这个过程将耗费很长的时间。
为了让远渡重洋的进口水果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鲜美的风味,尽快端上百姓的餐桌,海关积极巩固深化与出口国有关部门在植物检疫方面的协同合作,联合开发数据互认系统,要求出口国在水果装箱时,按照约定将温度探针校正等信息通过系统发送中方,海关关员通过线上系统进行验核,从而减少现场掏箱,大大节省了现场查验时间,显著提高通关效率,减少企业通关成本,进一步促进双方经贸往来。
简化境内检疫措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海关总署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海关将继续探索开辟海关监管数据来源的新途径,通过数据共享共治,不断提升贸易安全和便利化水平,助力提高进口水果等大众消费品的口岸通关效率,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谢谢!